每每在醫院演講或醫學院的課程中,如果有「醫病關係」相關的主題,精神科醫師常常被邀請,或許大家公認精神科醫師專精於溝通與建立關係吧。但是事實是否如此就很有趣了。我常在課程一開頭,就跟大家招認,其實精神科醫師跟病人的醫病關係不見得如大家所認為的那樣,這得分二部分來說。

精神科病人種類或是問題,很廣很複雜。以一個綜合醫院的精神科醫師來說,工作範圍除了照顧精神科本身的急性、慢性病房以及日間留院的病人,也包含內外科或是其他科病房的會診。門診病人中,會有明顯幻覺妄想或是情緒不穩定的精神疾病病人、憂鬱症的病人、躁症而情緒高昂衝動的病人、恐慌的病人、因親人過世而哀傷的、罹患癌症接受治療但情緒緊張焦慮的、燒燙傷病人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感情受創而失落的、課業壓力大而想不開由老師父母陪同來看診的學生、工作超時負荷重而焦慮失眠的上班族,運氣好的時候會有外科醫師或是個案管理師打電話來拜託現場加號,需要緊急評估活體親屬器官捐贈者的精神狀態。

所以這麼多樣化的病人,醫病關係也必須很多樣:對於有幻覺妄想的病人要叮嚀請他記得服藥,對於症狀,要保持願意聆聽、可是又不能表示同意的立場;慢性化、生活功能退化的病人,則要扮演老師甚至是父母的角色,要求每天的生活作息正常、做好個人衛生、鼓勵參加活動等等;而憂鬱的病人,要了解他遇到的困難、討論他的感受與想法、以及如何應對;躁症的病人要當他的煞車、提供現實感以免暴衝發生危險;恐慌症的病人要解釋成因、如何使用藥物以及認知行為治療;哀傷的病人要討論如何面對傷慟;感情問題的則做感情或婚姻諮商;上班族與學生需探討壓力管理;有身體重大疾病的(癌症、燒燙傷),需要幫他們釐清現在的問題、提供心理支持並且灌注希望;因為親人器官衰竭而必須捐贈器官者,得評估他們是否充分了解捐贈一部分肝臟或是一個腎臟本身要面臨的風險,未來對他們健康、生活的影響,以及是否有足夠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等倫理議題。

多樣化的病人,醫病關係也必須很多樣。圖/網路CC授權 cc0.wfublog.com

因為精神科醫師的情緒狀態須快速隨病人的狀況轉換,有時候一整天下來,會開自己玩笑,門診結束時都覺得自己快精神分裂了。除了工作內容繁重,因為精神科沒有抽血或檢查這些客觀工具幫我們了解病人的問題,只能依靠與病人建立互信的關係,透過病人及家屬的敘述,來做診斷與治療,而這些是很花時間的。所以有些病人或家屬不解,為什麼精神科門診掛不滿三十人,要等待那麼久。但有時遇到比較有同情心的病人,一句問候「醫師辛苦了,應該還沒吃飯吧」,這就是最大的支持。祝文定

因為看診時間高雄借款 有限,我想有不少病人來就診後,會覺得失望,因為期待精神科醫師要有同理心、很能傾聽,但在現有的醫療體制下是很困難的。

現實上,在有限時間下,精神科醫師會盡量做到同理關懷,但是他也必須把握時間做病史的探詢、澄清,以便作出最好的評估以及提供適切的治療。再者,較深入的醫病關係中,醫師無法只是支持與同理,因為除了說病人想聽的,醫師還得根據專業說出病人「應該」聽的,而這些意見或許聽起來就沒有那麼順耳。

還有另一部分是精神科特有的,就是心理治療中的醫病關係。這部分如果要詳談,恐怕再多篇幅也不夠。因為每個心理治療的模式,都有其特殊性,所以與病人的互動也都不盡相同。而每個治療師自己的人格特質,也會影響與病人的關係。但是初學心理治療時,老師的第一課通常是心理治療的倫理。心理治療不論採用何種理論,與其他身體治療一樣,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不能傷害病人。所以如何謹守分際,就是一門大學問。因為病人來求助時,可能處於人生最低潮與脆弱的時候。所以當完全信任治療師,對於心中最幽暗處也都向治療師傾訴時,治療師必須站在對病人最有利的立場上,與他一起工作,以找出最適合的解答。

所以為了保持客觀,而不是把治療師個人的經驗、價值觀、喜好強加在病人身上,或許難免會讓病人覺得治療師似乎把距離保持得太遠,或好像漠不關心。有時在幾次會談後,病人會抱怨「為什麼都是我在說話?你只在聽呢?」,或是「怎麼我問你問題,你總是用更多問題來問我,為何不直接了當給我建議呢?」。所以在這種治療關係中,同理關懷的態度以建立互信的關係是最基本,可是治療師也要有技巧的讓病人知道,是要雙方一起努力尋找解答,而且治療是否有效,也有賴於病人是否真的嘗試去改變既有的習慣。而當治療陷入困境無法進展時,治療師也必須坦承、跟病人討論,是否轉換治療師會對病人更有幫助。想到台語的諺語「先生(醫師)緣,主人福」,在心理治療這領域中也是這樣的道理吧。

因此精神醫療中的醫病關係,一直以來就是強調以病人為中心的照護,而且要延伸到病人生活的各領域,關心他的家庭、人際關係、工作狀況等等。只是最杉木柱後要抱屈一下,因為健保給付的診療費或心理治療費用過低,以至於精神科的看診方式也變成跟內外科一樣,只能用有限的時間做診斷與治療,如需進一步安排心理治療,通常要等待很久的時間。所以雖然醫師自我期許要好好傾聽、同理與支持,以建立好的醫病關係,但是現實上有很多限制。希望大家能重視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有更合理的資源投入,讓精神醫療的醫病關係,能更落實原本應有的全人關懷與照顧。

更多醫病平台精彩文章請至:【醫病平台專區】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

由老、中、青醫師及非醫界朋友發起的「醫病平台」,期待藉此促進醫病相互理解,降低醫病認知差距,減少誤解及糾紛,找回醫病之間尊重與信任的美好。期改善醫師診療行為、民眾就醫態度,進而帶動改善醫療政策、環境及品質。歡迎各界踴躍投稿、討論齊進步。

如蒙賜稿,請寄:DrPtPlatform@gmail.com,文章字數 1500-2000。

因篇幅有限,本報保留刪節權,一經採用,刊出後奉上薄酬。

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如欲以筆名發表,煩請註明筆名與真實姓名)、簡單的自我介紹、身分證字號、通訊及完整戶籍地址(包括里或村、鄰)、聯絡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及銀行(註明分行)或郵局帳號,若要捐出稿費也請附上受款單位及帳號,也可直接贈與「醫病平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d13y773a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